• 首页
  • 常识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小麂是几级保护动物(湖北黄石惊现黄麂,传说会带来血光之灾)
    时间:2024-11-06 10:10:02

    “麂子进门,连走三人”

    在上世纪,我国南方山区的村落中曾经有着这样的传说——麂子(jǐ)要是进了自家门,不能吓不能打,更不能捉起来吃,俗语叫“麂子进门,连走三人”。

    如果进了门的麂子马上自己离开,那就没什么大事,最多这家人倒些小霉。但要是麂子待在家里不走,那过不了多久必定会出现血光之灾。

    野生雌性小麂

    然而即便大家都相信这样的传说,也并不影响村里人去捕捉野外的麂子来一饱口福。

    在那个年代,山民与自然之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营口不营生”,可以偶尔猎捕,但并不会因为买卖而滥捕滥杀,而麂子肉在很长时间内也成为了山民间走亲访友的上等礼品。

    野生雄性小麂

    就像照片上所看到的,麂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科动物,长江以南的山林间时常就能看到这种形似小鹿的动物。

    民间统称的“麂子”在现代动物分类中被分为鹿科麂属,国内共有四个种类,其中黑麂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外种群数量稀少;菲氏麂直到2022年5月18日才首次在西藏墨脱地区拍摄到野外活体的影像,在此之前国内只有标本资料。

    新华社2022年5月18日新闻报道截图

    因此,民间所说的麂子一般是指最常见的“赤麂”与“小麂”两种,其中赤麂是麂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也叫印度麂、黄猄(jīng);小麂就是麂类中最小的一种。

    因为体型娇小,和狗差不多大,小麂也被叫做“犬麂”;因为外形像鹿而叫声像犬吠,又得名“吠鹿”;台湾省地区称其为“山羌(qiāng)”,此外还有黄麂、角麂等称呼。

    这些繁多的民间称呼也从侧面印证了麂这种动物在国内的分布和历史,只要翻阅史书就能看到。无论是公元前的《诗经·尔雅》《山海经》,还是古代百科全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以及各朝史书,甚至古代名仕的随笔小说如《太平广记》等古籍中都有提到。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小麂

    或是和獐子、野鹿、兔子同为猎物,或是以麂皮做成衣物进行买卖、进贡,而我们现在买衣服时常见的“麂皮绒”也就是一种特别的皮革工艺,以猪牛羊皮或者人工合成材料模仿麂皮的触感仿制的皮革料子。

    仿麂皮绒面料

    麂子有多可爱?

    麂这种动物在中华大地上从古延续至今,随着现代城市化的进程发展,普通人要想看到活蹦乱跳的小麂基本只能去动物园,幸运的话也能在爬山、徒步的时候偶遇这种山林间的小精灵。

    小麂的中文学名之所以有“小”字,就是因为它们的体型是真的非常小,成年小麂身高约43-52厘米,体长70-87厘米,体重9-18千克,把这些数字具体描述的话,就是和一只成年哈士奇犬差不多高,身体更长一点,但比哈士奇还轻不少。

    上海动物园的成年小麂

    成年小麂体型就像只狗狗,那小麂的幼崽就更小了,身上还有“梅花斑”,可爱度翻倍。

    有图为证:

    小麂的“小”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胆小。

    麂子这种动物天性胆小还有点“呆傻”,一旦惊吓稍微大一点就有可能被吓傻,原地瘫痪,出现应激反应,甚至有可能因为过度惊吓导致心跳过快被活活吓死。

    据早年南方地区合法养殖麂子的养殖场采访来看,养殖麂子要比养别的动物更小心,就是不能让它们过度受惊,否则这些小动物就很可能出现应激障碍,情绪紧张导致无法好好的进食睡觉,更有甚者还会用头撞墙自残。

    当你在动物园有机会近距离看到小麂的时候,可以留心观察雄麂。

    与鹿科很多物种一样,麂也是只有雄性会长角。但麂的角与常见的鹿角不同,短而向内弯曲,小麂的角尖端分叉很小,某些角度看去甚至有点像牛角。

    除此以外雄性小麂还有一个最独特的特征,只有仔细观察才看得见。

    它们有两颗类似食肉动物一般的尖利犬牙,平时常常被嘴唇盖住,偶尔才能看见一点牙尖。

    雄性小麂外露的犬牙

    小麂作为一种纯草食动物,这两颗犬牙显然不是用来进食的。只有雄麂才长犬牙,也就说明唯一的作用就是求偶时用来和竞争者打架——用头和角互顶没能决出胜负时,雄麂们就会亮出这两颗长长的犬牙去啃咬对手。

    至于有多长,看雄麂的头骨就能感受得到。

    雄性小麂的头骨标本

    除了体型小、叫声独特、雄性有犬牙这些特征之外,麂还有一个有别于其他鹿科动物的特征,那就是它们脸上有两个腺体开口。

    一个是位于内眼角下方的“眶下腺”,另一个则是额头上、角末端位置的“额腺”,这两种腺体都是用来分泌气味的,各自有着不同的作用——标记领地与配偶、宣告发情期、遇到危险的警示等等,同类之间一闻就知道对方想要“说”什么。

    被保护的小麂

    尽管自古以来捕猎麂子的习俗很常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2000年,野生小麂被列入了国家三有动物名录,个人未经审批进行捕捉、食用、买卖到一定数量都是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就会喜提警察叔叔教育、罚款,甚至拘留套餐。

    野生小麂的数量不算很少,在成为三有动物之后,不时就能看见各地群众救助迷路小麂的新闻。

    比如今年11月1日,湖北省黄石市就有一只迷路的小麂幼崽闯进了一家超市内,因为过于可爱被附近居民围观,结果却让小家伙更加紧张,最后店主报警,由野生动物保护站进行了放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对赤麂成功进行了人工繁育,将近二十年后的本世纪初期,南方地区开始出现麂子的养殖场,主要目的是肉和皮,也曾经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利润。

    但麂子毕竟不是经过长期驯养的主流经济家畜,国内麂属的四种麂仍然属于野生动物的定义。

    在新冠疫情开始之后,2020年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一项关于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相关决定,其中就规定了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俗称三有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到了2020年10月,国家林草局更是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禁止对麂子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所以现在除了林间偶遇,就只能在有资质的动物园和养殖地才能看到小麂,除此以外都是不合法的——尤其是餐桌上。

    这么独特又可爱的小麂,不仅不是山民传说中进了家门就会带来噩运的神秘生物,更是我国大地上不可缺少的一种生灵,只有大自然才应该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节能保温隔音(保温隔声垫的隔音效果)
      保温隔声垫又名电子交联聚乙烯复合纳米二氧化硅隔音毡是一种建筑楼板减震隔音材料,是以聚乙烯为主原材料,配以其他几种不含任何有害物质的辅料先经混合挤塑成型,通过绿色健康辐照加工技术,利用电离子辐射作用于物质生产的交联改变基料原有的结构,形成网状独立加工技术闭孔泡孔结构,生产出的高科技高端闭孔泡沫材料。具
      时间:2025-05-02 05:34:07
    • 电灯为什么不足瓦(​房间灯泡瓦数要买多大的?)
      家庭灯光选择错误的色温可能伤害眼睛,严重影响健康。对追求健康生活的人来说,家庭照明设计很重要,它不仅改善家居氛围,也提升生活质量。低色温呈黄色光,高色温呈白色光。3000K是暖白光,4000K是自然白光,6000K是明亮白光。左边的图像是白光,也称为“冷色光”。右边的图像是黄光,也称为“暖色光”。客
      时间:2025-05-02 04:07:36
    • 为什么重低音听着有感觉(研究发现:低音会让人更想翩翩起舞)
      电子音乐爱好者熟知这个套路:当DJ调高低音时,人群便会躁动起来,人们热情高涨的舞动身躯。那么这究竟是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反应呢?得益于一次真实的电子音乐会上所进行的实验,研究人员仔细研究了低音频率与舞蹈之间的关系。周一发表在《当代生物学》半月刊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当研究人员播放非常低频的低音——一种人耳听
      时间:2025-05-01 04:13:27
    • 甲醛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吗(室内甲醛到底有多可怕?)
      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很多人不知道,刚装修好的房子、刚买的家具,甚至日常用品,都可能释放出一种“隐形杀手”——甲醛。甲醛到底是什么?它对健康的危害有多大?装修后的房子到底要通风多久才能住?市面上的“除甲醛神器”真的有用吗?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析甲醛,教你如何科学有效去除它!一、甲醛是什么
      时间:2025-05-01 01:08:57
    • 炒菜为什么用木铲(如何选择一把适合你的炒菜铲子?)
      用简单的文字来介绍好吃的美食是我的习惯。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的话题——炒菜铲子。你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铲子,它在我们的烹饪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选择一把合适的铲子,不仅关乎美食的口感和色泽,更与健康息息相关。接下来,我将以美食家的独特视角,深入探讨不同材质铲子的健康
      时间:2025-04-30 15:16:1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聪雷百科 琼ICP备2024040244号-25